
《人民日报》7月5日20版
以下为节选内容:
技术创新,用市场调节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下午的戈壁,骄阳似火。一排排光伏设备展现在眼前。在金昌市振新公司,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先进的斜单轴自适应对日跟踪光伏发电装置,能够自动追光,发电量比固定式同规格光伏电站提高30%左右。
科技创新驱动是调研组很关注的问题。“微电网发展有没有技术障碍”“发展大数据等高耗电高科技产业有没有什么准备”一系列的问题都被提了出来。当了解到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具有出力稳定可控可调节的特点,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发展前景良好时,调研组给予了肯定。

金昌振新100兆瓦斜单轴自适应对日跟踪光伏电站
河西5地市一路行来,调研组深入一线实地查看,与光伏企业交流座谈。
陈昌智建议,要推动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解决当前困难,也要谋求长远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采用市场化、法制化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光伏装备制造业有潜力,而光伏储能产业发展还是比较滞后,能不能把光伏储能示范作为一个重要的点,发展除了抽水蓄能电站之外的储能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总工程师、能源材料与精细化工中心主任张世超在调研中建议甘肃省发展光伏储能示范技术,并把技术好的光伏产业引进来,结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形成聚集优势,再推动光伏产业走出去。
在金昌市,调研组充分肯定了金昌市、武威市在新能源就地消纳、光伏产业与沙漠治理融合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调研组建议,政府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并积极为企业减轻税费。同时,要支持光伏企业通过不断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05日 20 版) 记者 银 燕
文章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7/05/nw.D110000renmrb_20170705_1-20.htm#